1988年,江西出土一女尸,不仅千年不腐,还穿着开裆裤

1988年,江西德安县出土一女尸,当考古专家褪去她身上的衣物,到了下半身时,却惊讶地发现,这个古代女子竟然穿着开裆裤!1988年的一天,江西德安一处工地,一个工人正往土里打钢筋地基,突然听到底下传来刺耳的金属撞击声,似乎是钢筋碰到了坚硬的东西。四周的工人们听到声音也围了过来,他们将钢筋周围的土挖开后,发现下面是一块整齐的青石板。“会不会是古墓?”有人喊道。事情上报后,很快考古专家赶来了。在现代工具的帮助下,他们终于打开了青石板。谁料,青石板被揭开后,周围的工人却吓得四处逃窜。原来,青石板下的石棺里面竟然是一副血红色的棺木,红得像是往外渗着血,大白天的看着都瘆人。考古小队很快把石棺运送到德安县博物馆。然而,他们白天并没有开棺,而是一直等到月上中天才齐聚在石棺周围,等待见证奇迹的一刻。原来,白天的阳光和温度,都会对出土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毁坏,只有等到晚上才能隔绝紫外线,温度、湿度也比较合适。棺盖揭开后,考古专家们首先看到的是,墓主人身上盖有一层丝制彩绘星宿图。图上星宿和银河清晰可见,就连位置都很准确,这说明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天文学的研究。更让专家们惊讶的是,星宿图下面的女尸竟然保存完好,没有腐烂痕迹,近距离观察时不仅连毛孔都清晰可见,就连关节都还能微微转动,肌肤也还保有一丝弹性。据研究,出土的女尸来自于宋朝,距今近千年,千年女尸还能保存如此完好,这在世界上都是很罕见的。这座宋代的墓葬规模并不大,呈长方形,长3.34米,宽1.5米,深1.8米,墓葬中有408件随葬品,其中329件都是衣物,以丝织品居多,都保存完好。那么问题来了,一座将近千年的古墓,为何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?原来,外面的石棺隔绝了空气,里面的棺木是金丝楠木制成,而金丝楠木不蛀不腐、不易变形。棺木里还有很多水银、石灰、灯芯草,都是防腐材料,棺木外面还涂满了油灰、生漆,可以抗 氧化、抗腐蚀。考古界历来认为:干百年,湿千年,不干不湿仅半年。地下水加上这些防腐的材料,形成了棺液,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女尸不腐。根据墓志上的文字显示,墓主人姓周,来自宋朝的大户人家,是一位官夫人,周氏的丈夫名叫吴畴,是当时的一名六品官员。周氏平躺着,看起来就像睡着了一样。她头上有7支钗,包括3根银钗、4根金钗,右手握着桃枝,桃枝上面还系着粽子。据专家们查阅资料后推测,由于周氏是四月初十去世,而她的下葬日期又接近端午节,加上周氏生前喜欢粽子,所以陪葬品里才会出现粽子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可不是手工编织的粽子,而是可食用粽子,这对于研究宋朝人们的饮食文化提供了参考。而桃木自古以来是驱除邪魅的象征,周氏手里的桃木,也寄托着她的家人对她的美好愿望,希望她死后去了新的世界,也能平安无虞。而她的408件随葬品里面,有329件都是丝织品和衣服,还有首饰和化妆品,这也说明了周氏的丈夫吴畴很爱他的妻子。再来看看周氏的穿着,她上身穿着华丽的罗袍,当专家们一层一层揭开她的衣服,到了下半身时,却发现她穿的竟然是一条开裆裤!其实在我国历史上,古代人穿开裆裤是有记载的,而江西出土的女尸周氏也穿着开裆裤,这也为我们研究古人的穿着提供了历史依据。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,专家们又发现了让他们惊讶的一幕:周氏下身竟然还穿着3条褐色的卫生带,而且她的身下还有一团黑色的东西,她的身边随葬有许多草纸,身下垫了有足足14层被子,上面还有血迹。根据研究和查阅资料后,专家们得出结论:周氏是死于难产。她的难产导致了子 宫脱落,所以那团黑色的东西,就是因难产才从身体里脱落的。她之所以穿开裆裤,也是为了方便穿卫生带。至此,江西德安县出土的女尸,才总算是解开了谜团。周氏的墓中众多的随葬品,对于我们研究宋代人们的生活和文化,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。尤其是墓中众多的丝织品,也证明了宋朝的繁华,还有纺织业的发展,可能远远超乎我们现代人的想象。也难怪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感慨:要是可以选择的话,他愿意在中国的宋朝生活。值得一提的是,周氏的丈夫给她准备了许多精美的随葬品,包括她平时喜欢的衣物和首饰,但这也无声地提醒着我们:周氏是难产而死的。在那个时代,无论是普通女子,还是贵妇人,都躲不过生孩子的鬼门关。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,母亲的伟大,为了孕育儿女,她们可能会失去生命。墓中的周氏,生前用生命孕育下一代,去世近千年后,还为我们后人研究历史提供标本,可以称为女中豪杰。她的贡献,不亚于现代那些捐献遗体,用于医学研究的“大 师”啊。对此,你怎么看?欢迎留言!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社会
《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》表决通过 将于2025年4月1日施行
下一篇:一周文艺:什么是“新大众文艺”?英国作家戴维·洛奇去世